刘军连出诊时间和医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7688745012040704&wfr=spider&for=pc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近日,一名刚满月的女宝宝在四川省医院做儿童保健。家庭医生郭敏发现孩子全身泛红,怀疑是血管瘤,当即与家属进行交流,医院。当天下午,宝宝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C包(即个性化服务包),转诊到医院,并挂上了华西附二院副主任医师胡梵的号。西航港街道地处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腹心地带,是成都市城市南移的前沿阵地,辖区面积40.2平方公里,有16个社区,服务人口39.9万人。西航港一直面临着三大问题:一老一小比例高,医疗安全风险大;专科人才数量少,专病防治难度大;服务人口基数大,公共卫生抓不牢,专技人才留不住等情况。西航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由原文星和白家两个乡镇卫生院合并而成,年创建为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当时,社区并没有儿科。“曾经平均2.6天就要遭到投诉,有家长抱起娃娃来我办公室说,娃娃生病咋个办?”内心五味杂陈的西航港社区院长张智下定决心打造儿科。年年初,西航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托双流区“区管院用”政策,率先建设儿科专科门诊及住院病区。通过外聘专家及人员进修学习,培养儿科医护团队。年,西航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医院。年,经过5年的探索和不断完善,儿科成为招牌科室。年中心成为“华西妇儿联盟”首批示范单位,不断提升自我能力,在年第一批加入四川省级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基地的基层医疗机构。“我们现有儿科医生9名,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5人。去年儿科的门诊量达到5万多人次,这在基层医疗机构中是很少见的。年,医院在成都市‘十三五’硬件提升工程中,将30张儿科床位扩展到45张。”张智说,“儿科能有今天的好评,离不开老百姓当年的差评。”赢得好评,靠的是花心思、下功夫。为缩短儿童就医、儿童保健等候时间,医院在优化流程上做文章,将“儿科-儿童保健科-计划免疫科-眼科-口腔科-健康教育科-心理咨询门诊”有机结合,开通一站式服务,将儿童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有机融合,减少了二次预约造成的时间成本。年,医院探索建立了“全﹢亚﹢辅”的服务团队结构,形成了目前“22﹢4﹢1”的服务团队组合。医院将辖区划分为11个片区,建立22支家庭医生团队,以及4个专科团队(儿童保健、预防接种、妇女保健、疾控)和1个辅助检查团队,由这5个团队辅助全科团队完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家庭医生实行片区化管理,各有各的“责任田”。“我们甚至给各团队统一定制了不同颜色的出诊服装,以强化团队和居民双方的‘责任田’意识。”张智说。此外,医院还设计了0~1岁、0~3岁、0~6岁的签约服务包,并针对非户籍儿童单独设置了不同年龄段的个性化服务,服务包内容丰富、价格优惠。医医院、成医院、医院、双流区级医疗机构建立区域级医联体,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要赢得居民的信任,关键要看好病。我们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真正为老百姓解决问题的。辖区内的孩子签约家庭医生,可以优享院内保健、接种、儿科就诊绿色通道、院外转诊便捷通道等服务。”张智坦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在真正落实医防融合,有儿科医生做支撑,也解决了医疗同质化问题。而我们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真正为百姓解决问题的关键,通过我们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积极拓展延伸服务,建立了完备的儿童健康管理档案体系,通过家长、校医、卫生干事、家庭医生、专科医生分级分层的分工协作,形成覆盖家庭、校园、社区、基层医疗机构、医院的多场景、全链接的儿童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向上对接医院专家,向下对接家长和校医,横向对接计免科、儿科、儿童保健科、口腔、眼科、皮肤等儿童健康相关科室,建立覆盖儿童日常生活中各个场景的整合型健康管理服务模式。提升区域内儿童健康水平,降低疾病发生率,提升家长的获得感。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hwwah.com/xgaal/17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