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血管瘤 >> 疾病保健 >> 正文

吃饭时的这些习惯可能致命52岁女子因此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5/1/25 19:00:57

脑出血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脑血管病,它是指脑实质内的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脑出血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即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而这些脑血管的病变,又很大程度上与我们的饮食习惯有关。近日,就有一位52岁的女子因为吃饭时的一些不良习惯,导致突发脑出血,半月后不治身亡。这些习惯你中招了吗?

据悉,这位女子姓王,平时身体健康,没有高血压等慢性病史。但她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喜欢吃咸。她每天早上都要吃一碗咸菜粥,中午和晚上也要吃很多咸菜和肉类。她认为咸味可以增加食欲,而且咸菜和肉类可以提供足够的营养。她不知道的是,长期摄入过量的食盐会导致血压升高、动脉硬化、微动脉瘤或微血管瘤等脑血管病变。

除了吃咸,王女士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吃得很饱。她觉得只有吃得饱才能有力气工作和生活。她不知道的是,过量进食会增加胃肠道负担,导致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等。这些都会增加脑出血的风险。

就在一个月前的一天晚上,王女士像往常一样吃了一顿丰盛而咸的晚餐。吃完后她感到头晕目眩,以为是累了或者低血糖,就没有在意。结果第二天早上起床时突然倒在地上,口角歪斜,说话不清,左侧肢体无力。医院,经过检查发现她已经发生了大面积的右侧脑出血,并且已经形成了颅内高压和脑水肿。

医生立即给王女士进行了抢救治疗,包括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防止继续出血、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等。但由于出血量太大,损伤了大脑的重要功能区,王女士的意识一直没有恢复,半个月后不幸离世。

王女士的悲剧让我们深感惋惜,也提醒了我们要注意预防脑出血。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预防脑出血呢?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控制食盐摄入量。食盐是人体必需的物质,但过量摄入会导致血压升高、动脉硬化等脑血管病变。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不应超过6克,相当于一茶匙。在烹饪时应尽量减少食盐的使用,多用一些香料、醋、柠檬汁等代替。同时,应避免吃过咸的食物,如咸菜、咸肉、咸鱼、腊肉、火腿等。

适量进食,避免暴饮暴食。过量进食会增加胃肠道负担,导致血糖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等,增加脑出血的风险。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的热量摄入量应控制在~千卡之间,每餐吃七八分饱即可。在选择食物时,应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的水果、蔬菜、粗粮等,少吃一些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糖分的食物,如肥肉、奶油、甜点等。

适当运动,保持体重正常。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压和血脂,增强心肺功能和免疫力,预防脑出血。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周应进行至少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运动,或者两者相结合。运动的形式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身体状况选择,如散步、跑步、游泳、骑自行车、打球等。同时,应注意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避免肥胖。

戒烟限酒,保持心情愉快。吸烟和酗酒都会损害血管壁,增加血管的敏感性和脆性,导致血压波动和出血倾向。因此,为了预防脑出血,应尽量戒烟或至少减少吸烟量,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hwwah.com/xgabj/175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血管瘤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